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,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。了解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和应对技巧,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。
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。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 2 - 3 天出现,4 - 6 天达到高峰,7 - 10 天逐渐消退。预防生理性黄疸,可在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,促进肠道蠕动,加速胆红素的排出。如果是母乳喂养性黄疸,一般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,可以适当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,同时密切观察黄疸的变化情况。当黄疸值过高,达到病理性黄疸的标准时,可能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。在进行蓝光照射时,要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会阴部,避免受到损伤。
新生儿感冒也是较为常见的疾病。预防新生儿感冒,首先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定期开窗通风,减少室内细菌和病毒的滋生。家人在接触新生儿前要洗净双手,避免将病菌传播给新生儿。如果家人患有感冒,应尽量避免与新生儿接触,如需接触,要佩戴口罩。当新生儿出现感冒症状,如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咳嗽等,症状较轻时,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,如用温水擦拭新生儿的额头、腋窝、腹股沟等部位,同时让新生儿多喝些温水。如果症状较重,如出现发热超过 38.5℃、咳嗽加剧、呼吸急促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
新生儿腹泻在新生儿期也并不少见。要预防新生儿腹泻,需注意喂养卫生,母乳喂养的母亲要注意乳头清洁,配方奶喂养时要注意奶瓶、奶嘴的消毒。如果新生儿出现腹泻,首先要观察腹泻的次数、大便的性状等。如果是轻度腹泻,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,但要适当减少喂养量,增加喂养次数。同时,可以给新生儿补充口服补液盐,防止脱水。如果腹泻严重,出现大便次数频繁、水样便、精神萎靡、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
新生儿肺炎也是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重要疾病。预防新生儿肺炎,要注意避免新生儿接触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。在寒冷季节,要注意给新生儿保暖,但也不要过度包裹,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呼吸。当新生儿出现呼吸急促、咳嗽、口吐白沫、发热等症状时,要警惕新生儿肺炎的可能,及时就医。医生一般会根据病情进行抗感染、止咳、化痰等治疗。
此外,新生儿还容易出现尿布疹。预防尿布疹,要注意及时更换尿布,保持新生儿臀部皮肤清洁干燥。每次更换尿布后,可以用温水清洗臀部,然后涂抹护臀膏。如果已经出现尿布疹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,如氧化锌软膏等。